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苹果的“碳中和”实践:机器人参与“以旧换新”回收关键材料

在苹果公司(Apple)的创意广告《Mother Nature》中,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Tim Cook向“自然之母”承诺,到2030年,所有苹果公司设备会做到净零气候影响。这一2023年的目标,到现在执行得如何?苹果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企业,又将如何引领绿色风尚? 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期间,苹果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介绍了苹果公司在碳中和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和已取得的进展。 在2023财年,苹果公司总共避免了超过3100万吨的排放量。葛越表示,Apple大量的环保方面的努力都是以“Apple 2030”为出发点。“Apple 2030”,即到2030年,Apple整个价值链都将实现碳中和。

80多家中国“果链”供应商助力“Apple 2030”目标

“Apple 2030”目标的实现从减少碳足迹开始。2020年,包括Apple办公室、数据中心、零售店以及员工通勤和公司差旅在内,Apple在全球的运营排放已经实现碳中和。


苹果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

“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总足迹的排放量。这包括生产、使用、运输和报废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排放。这意味着,我们要与世界各地的制造伙伴密切合作,帮助他们向可再生能源过渡。”葛越说。

如今,全球已经有320多家制造商做出承诺,到2030年将使用100%的清洁能源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这其中也包括在中国的80多家“果链”供应商。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在帮助在中国运营的供应商获取资源、实现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例如,苹果公司在2018年创立了中国清洁能源基金,在中国14个省投资新建了超过1千兆瓦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这些项目预计每年将提供超过2400吉瓦时的可再生能源。

机器人参与“以旧换新”回收关键材料

葛越介绍,除了与供应商在可再生电力方面合作,“在我们的设想中,未来我们将只使用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造产品,无需再开采新材料。”2023年,苹果公司出货的产品中有22%的原材料来自回收或可再生材料。

除了原材料,苹果公司还在努力逐步实现到2025年在包装中去除塑料这一目标。2023年,苹果公司已出货产品的包装中,使用的塑料仅为3%,相比2015年的21%下降了许多。苹果公司2024年的最新产品Apple Watch Series 10和iPhone 16系列,都采用了100%纤维包装。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也是“Apple供应商零废弃物计划”实施10周年。中国大陆有300多家供应商工厂参与到了这一计划中,包括所有已经建成的总装工厂。据葛越介绍,过去十年,中国供应商成功地减少了250多万吨需要填埋的垃圾。

葛越还介绍了苹果公司的回收机器人⸺Daisy,Dave和Taz在“以旧换新”项目上的作用,它们可以拆卸并回收产品中宝贵的关键材料,其中,Dave负责拆卸触感引擎,回收宝贵的稀土元素、钨和钢。

采写:南都记者 赵唯佳 发自上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南昌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专题: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发布重磅政策 2025陆家嘴论坛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赵艳[全文]
    2025-06-24 02:15
  • 男人的车,女人的包,孩子的“小天才”。文 | 华商韬略 大南中国商界有一个神秘的大佬天团——拼多多黄峥、OPPO陈明永、vivo沈炜、极兔快递李杰,这些大佬都被称为段永平的“门徒”,是后者经营哲学的学习与信奉者。但在这些熟悉的名字背后,还有[全文]
    2025-06-24 01:36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6月16日盘后,奥精医疗(688613.SH)董事会沉痛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崔福斋家属通知,崔福斋于近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0岁。据奥精医疗[全文]
    2025-06-17 02:20
  • 继迪奥(Dior)后,又有奢侈品牌发生数据泄露。6月4日,市场有消息称,法国奢侈品牌卡地亚(Cartier)向部分客户发送邮件,称其系统近期遭未经授权访问,导致部分客户数据泄露,泄露的信息包括客户姓名、电子邮箱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及出生日期[全文]
    2025-06-06 01:53
  • 来源:2025美好生活博览会某天下午,工作群突然弹出 99 + 消息点开一看 ——是的家人们!你没有关注错!2025 首届出口转内销商品博览会正式升级为 ——2025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简称:好博会)原本我们想了 108 个备选名:「买遍人[全文]
    2025-05-16 01:41
  • 作者 | 余纪昕编辑 | 方海平新媒体编辑丨实习生 张一珂自债市“科技板”落地,市场主体发行科创债的热度持续攀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5月15日,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达2.10万亿元。从券种结构来[全文]
    2025-05-16 01:2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南昌公益网 nc.h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